第136章 知遇之恩-《宦海红颜劫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张洪军退休后,财政局换了几任一把手,基本上都不太懂业务。张昌就成了这几任局长的大办事员。

    多干些工作倒没什么,关键是这些不懂业务的一把手,常常一干些违背财政政策的事情。为此,江城市财政局没少遭到上级财政部门的点名批评。这些屁股,就得张昌去擦。因此上,他觉得工作干得非常累。

    主管经济部门的常务副市长安广元,知道一个财政局长是否懂业务的重要性,便在现任财政局长管永旭离任后,推荐张昌坐到该位置上。

    但是,张昌只能对安市长表示感谢,却从未抱有任何希望。因为他知道刘忠良的背后是高平。

    万没想到,新来的闵春晖书记竟然看中了自己,这让张昌感觉到自己有幸遇见了一位明理通达的领导。

    事实上,张昌真不是那种会送礼的投机之人。若善此道,凭他手中的权利早就可以晋升一步了,即便不是财政局的局长,也完全可以到其他经济部门任一个一把手干干。

    今天,看着闵春晖把自己拿来的礼物交给了公家,张昌是一脸窘态。

    闵春晖倒不是因为张昌是财政通而任用的他。在这种态势下,只要是刘忠良的竞争对手,最后的结果都会与张昌一样。

    闵春晖毕竟不能只依靠马嘉一个人干工作,各个部门的领导、尤其是一把手,在江城市的发展中,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。用谁不用谁对闵春晖来讲,还没法断定。毕竟,他来江城市的时间太短了。

    前一阶段,由于种种原因。江城市好多部门有的班子成员尚未配全,有的甚至缺少一把手。无论怎样,这些部门的领导班子总是文齐武不齐的终究不是那么一回事儿,群龙无首则更说不过去了。

    于是,闵春晖便采取了先安排,再调整的原则。这样既交下了人,又可以观察被任用的人是否真正具有领导水平。

    看着张昌有些不太自然的表情,闵春晖说:”张局长,我早听说过你不是那种靠搞关系为自己谋求权力之人。我呢,也最讨厌这些庸俗之举。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,我希望你今后还是像以前一样把精力放在工作上,把工作做好才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。“

    ”闵书记,我记住了。“张昌说,”我还想向您反映一件事儿。“

    ”请讲!“

    ”闵书记,咱们市的许多部门预算外资金这一块额度不小。省里几次强调要把这块资金管好,并要求纳入设在财政局的预算外资金管理专户。可是,各单位为了小集体的利益总是不按政策执行,之所以这样,主要是因为高平市长在后面支持。省厅综合处的人,马上就要下来检查各市的预算外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。如果被查出来,不仅要全部上缴而且还要交罚金。“

    ”哦。如果我们不上缴的话,省财政厅有什么惩罚措施吗?“

    ”闵书记,省厅不怕你不上缴。真要是那样的话,会从你的财力中扣除。“张昌说。

    闵春晖问:”那你说应该怎样应对?“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