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一十二章 尘埃落定-《红楼翰墨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许承敬此刻简直万念俱灰,不仅是为他自己,还为浙江的官场,他虽然并未完全相信太上皇,早已做了两手准备。

    但现在太上皇的表态,无疑会导致大家对他落井下石,他将很难在礼部尚书的位子上,继续再待下去。

    一旦他失势,浙江一系在朝中的势力,也会受到牵连,他知道自己在这一局中已经彻底输了,现在如何保住江浙一系的实力,才是最重要的。

    于是许承敬主动承担责任,上本辞去礼部尚书之职,并推荐礼部右侍郎许博,继任礼部尚书。

    元雍帝接到许承敬的辞呈后,并未立刻批复,而是继续任由此事发酵。

    朝中大臣看到风向已变,不管是什么心思,纷纷上本要求严惩许承敬、于宏等人,并列举许承敬一党的罪证。

    尤其是有资格角逐礼部尚书职位的官员,更是牟足了劲,想要彻底搬倒许承敬。

    元雍帝对于这些折子亦是留中不发,只不过挑了几份,给许承敬送了去。

    许承敬明白皇上的意思,是要让他拿浙江的利益,来换取他安度晚年的机会,没有丝毫犹豫,他便答应下来,如今浙江那边的布局已经展开,没了太上皇的支持,也没有他在朝中策应,若是等浙江的消息传到京城,恐怕他的下场会更加悲惨。

    六月二十八,元雍帝批复了许承敬的辞呈,并任命礼部左侍郎陈莒,为新任礼部尚书,同时任命苏攸之为浙江布政使。

    但苏攸之坚定的拒绝了这份任命,想要留在京中重新编撰《乾兴实录》。

    陆璟知道事到了这一步,该是他登场的时间了,但是他此刻亦面临两难的选择,在纠结到底要不要公布全部手稿,这个选择关系到他以后的官场定位和形象。

    若是公布全部手稿,等于破坏了皇上和上皇的计划,他以后仕途基本上也就到此为止。

    但若是删掉一些内容,无疑会成为他个人品行上的污点,会被元雍帝拿捏,等于有把柄被元雍帝所掌控。

    思忖再三,陆璟还是决定删去手稿中的一些内容,有些把柄掌握在元雍帝手中也好,这样元雍帝对他将会更加放心,再说以后的路还很长,以后说不定会怎样。

    太上皇和皇上得知陆璟公布的是不完整的手稿后,对陆璟的选择都比较满意,元雍帝随即下旨,任命高泰为总编纂,陆璟为副总编纂,在残稿的基础上,重新修订《乾兴实录》。

    支持把本站分享那些需要的小伙伴!找不到书请留言!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